厦门地铁怎么样?
首先,地铁规划上,厦门是偏远的。 一线城市像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铁修到市区边缘的郊区外;而厦门则只修到了岛的外围,岛内大部分地方没有地铁经过(除了中山路-厦门大学这一段),需要坐公交或者自行车、电动车。这就是厦门所谓的“堵船”现象,开车比骑共享单车的人还多。 我16年搬到厦门市中心居住,对这座城市的交通变化深有体会。之前在厦门读大学,学校离中山路不到3公里,都是骑自行车;毕业后工作住在思明区莲坂地铁站附近,也是骑车就能到公司;但16年后搬到现在的地方(同安区),虽然距厦门市中心只有25公里左右,但是上下班却得乘一个小时的地铁再换乘公交。
第二,厦门的轨道交通建设速度缓慢。 据我了解,厦门第一条地铁通车时间是2017年6月,而第一条有轨电车是今年才通车的(T4a线)。反观其他沿海城市,青岛是早在上世纪就通了地铁,苏州则是近十几年来通的有轨电车。由此可见厦门的轨道交通发展之慢。 目前厦门已建成通车的线路共有6条,即1号线(厦门北~杏林)、2号线(五缘湾~天竺山)、3号线(厦门火车站~蔡塘)、4号线(厦门北站~新会展中心)、5号线(东宫下—火车站)以及6号线(林语堂公园-小东山)。不过,目前只有1/2号线上榜了全国地铁运行时速最慢名单。
第三,地铁票价昂贵。 据我所知,国内实行计价里程制,按距离远近定价,起步价2元可乘坐2.5公里,后续每增加1公里须加1元。比如乘坐地铁从中山路站到厦门大学站,按照计算,单程票价为8元(2+6)。然而,厦门却实行的是最低起步价,即无论行程多远,一律收取最低起步价,每趟2元。这导致厦门地铁票价偏高,相比起其它沿海城市优势不明显。(注:西安地铁也实行最低起价,每趟2元,但是计价方式与厦门不同,按时间分段收费,2元可乘坐20分钟,之后每增加10分钟加收1元,这种计价方式的优点是在低峰时段能吸引大量乘客,缺点是在高峰时段会造成拥挤。个人更喜欢厦门的这种计价方式,至少不会出现高峰时间人挤人的状况。听说去年底西安开通了地铁环线,解决了出行高峰时段拥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