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业前景如何?

邝怡采邝怡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从需求角度看,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仍处于“低水平、广覆盖”的阶段,2014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893元,同比增长7.4%;2014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18563亿元,比上年减少7.2%;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总收入3159亿元,比上年减少11.1%。同时,随着人口寿命延长和生育政策调整,未来人均医疗费用支出还将会增加。

因此从长远来看,保险的需求还是不断增长的。 其次,从供给角度看,目前我国的寿险市场基本上被外资保险公司和合资保险公司把持,内资保险公司市场份额较小。但近年来,诸如太平人寿、阳光财险等内资公司发展迅速,已经取得了不错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太平人寿,在个险队伍和保费收入上都超过了友邦保险。

第三,从政策角度看 ,国务院最近正式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业的若干意见》,这是第一份专门针对保险业发展的文件,体现了国家对保险行业的发展的高度重视,明确了保险业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安全稳健、竞争力强的现代保险业,形成一批国际知名、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保险公司,整体实力进入全球前30强。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意见还提出了多项举措,比如鼓励兼并重组,实现规模效应;推进对外开放,引进国际优秀金融企业;实施差别费率机制,提升业务质量等等。可以说这份文件的出台对于行业发展的导向作用巨大。 在我看来,国家如此重视保险行业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需要。众所周知,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托投资和国民消费拉动,而投资和消费又主要依靠政府和居民两大部门来实现,显然政府主导的投资在GDP中的比重过大,而政府的投资行为往往受制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能对微观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作为第三个杠杆的保险行业如果能够发挥风险管理和保障功能,通过投资或者提供信贷给具备发展潜力的小微企业,不仅能为小微企业提供资金,还能有效防范金融风险,这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一环。

第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的经济运行还存在结构性问题,产能过剩,债务过高,而保险行业的快速发展恰恰能在投融资方面给予支持,能够有效的支持创新产业和企业,促进经济的转型升级,实现由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隗恋璎隗恋璎优质答主

近年来,我国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发展,国家政策和市场环境对保险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居民收入、消费支出快速增长,保险意识不断增强,保险消费逐步升级,保险业的长期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一是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对保险提出新的需求,国家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基础上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增长前景总体乐观,有利于改善保险业外部经营环境,保险在企业、家庭和个人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将不断提高。二是政策环境对保险业发展支持力度持续加大。金融保险体制改革和金融市场发展继续深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均将发展保险事业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农业保险、养老保险、健康保险、交强险、新农合、责任保险等发展的政策支持将更加有力。三是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为保险发展提供新机遇,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和多元化养老体系建设将全面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和市场化改革将取得积极进展,企业年金等补充养老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养老、健康等保险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四是居民收入增加和消费结构升级将释放有效保险需求。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将进一步带动人们对健康、保障、财富管理的需求上升,这将增加养老、健康等人身保险产品的消费需求,也将大幅释放财产保险和责任保险的需求。同时,随着汽车产销量持续增长,车险也面临较快发展的市场空间。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