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踢比赛吗?
当然踢了,不然足球运动员吃啥! 咱们不说中乙 中丙 业余赛场 就说职业的 中超 中甲 这两个级别就算很菜了吧! 一场比赛的进球数少则3-4个 多则6-7个 你敢想吗?一个赛季上百颗球进账 想想你一场跑多少步! 再想想那些球员 场场这样 膝盖腿部的伤病能不多吗! 所以你说足球运动损伤大吗? 在非专业群体里面,确实不大。 因为参与人数多 水平参差不齐 所以对抗强度并不高 但是! 在专业的群体里面 足球运动的损伤率可以说是排名首位的! 如果不是热爱 请远离这项运动 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 我先给你们看看一组数据 然后我自会解释
1.根据全国体育院系足球课程师生统计,平均每校足球教师数量为9.5人;而到了高校足球队的层面,每队平均配备2名专职教练。[1]
2.据统计,我国每年约8000人次教练员、教师、运动员受到不同程度的伤病,其中有5%的教练员和10%的运动员因伤退出足球运动。[2] 而造成这些伤害的主要原因就是急功近利 不科学的训练 和 不合理的赛事安排所导致
首先我们来说训练 大家都知道 我们训练的主要项目有 基本功练习(运球过杆 传准 射门等等) 身体素质练习(力量 耐力 灵敏性 平衡性的练习) 战术素养培养(传接球 团队配合 定位球) 还有基本的裁判法 规则讲解 比赛实战等 最后我们才进行比赛 对吧!
但是有些不良的培训结构 为了追求战绩和荣誉 为了在比赛中赢球拿冠军 为了让球员快速成型 缩短成长周期 从小学甚至幼儿阶段就开始进行高强度 高负荷的运动 其实这非常伤害运动员的体能 和 耐久力 而且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伤害!比如肌肉拉伤 膝关节劳损 踝关节劳损等等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训练并不是科学化的。
什么是科学化呢? 科学化训练就是要让运动员的身体 心理 技术 三方面达成统一 协调的发展 而不是偏重于某一方面
在我们通常观念中认为,在国内进行的体育比赛,都是中国体育比赛,其实并不是这样。许多被称为世界杯、亚洲杯的比赛,虽然只是世界或者某一洲的名号,但是这种带有冠名的比赛,都属于该体育组织的官方认证比赛,不属于东道主国家的比赛。
里约奥运会结束以后,不少中国国字号的队伍陆续有了比赛安排,这些比赛有的是在中国境内进行,但是由于是对外邀请赛性质,所以依旧不算在中国本土进行的比赛。除了中国国奥、中国女足、中国女篮在最近一个周末里都有大战外,中国国家队也获得了一次宝贵的热身机会,中国男足获得了和纳米比亚队热身的机会。
里皮带着12强的常备主力前往了纳米比亚,包括冯潇霆、姜至鹏、李学鹏领衔的后卫线,在法国踢球的张琳芃因为有伤病问题没有随国家队出战,这也影响了国足后防线的战斗力。前场的老熟人于汉超和郜林领衔,最近一两年在中国国家队经常打“假9号”位置的郜林,这次在和纳米比亚的比赛中终于作为箭头人物出现在了中锋位置上。
中场依然是郑智、黄博文和蒿俊闵的配置,其中郑智是国家队的常备队长,黄博文是里皮非常信任的球员,而蒿俊闵则是郑智年龄不断上涨下,里皮有意重用的新人,希望蒿俊闵能够承担起国足的未来。虽然这场热身赛是国足对阵一个非洲国家队,但是比赛地点确实在国内的深圳,所以是真正意义的中国本土比赛。
不过在这场万众期待的中资热身赛中,因为双方实力相差实在太大,中国国足在上半场就出现崩盘的情况,纳米比亚在比赛仅仅进行了30多分钟,就在前场上演了多次精彩配合,并顺利取得两个进球。在纳米比亚取得2球领先的情况下,国足才如梦方醒在比赛中场展开了猛烈反扑,下半场仅仅进行了8分钟,郜林在一次反击中完成制造点球+亲自主罚点球命中,国足1:2追回一球。
此后中国国家队持续进攻,可惜多次击中门框,并错失了多次得分良机,无法进一步取得进球。在比赛结束前纳米比亚又打进一球,将最终的比分锁定为纳米比亚3:1中国,中国国家队在深圳本土遭遇了一场意外惨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