筮的五行属性是什么?

谭淋艺谭淋艺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周易》有四象,即太阳、月亮、太阴和少阳。阴阳是中医理论的基础。 《庄子·天下篇》中说,春秋战国时期的易传作者已经把阳爻称为“大衍之数”(就是现代数学中的“自然数”),把阴爻称作“幽远之数”。

《说卦传》中,周易的六十四卦都是由八个经卦重叠起来的。其中,阳爻在上称为“九”;阴爻在上称为“六”。所以,从易经的层面来说,阳为奇数为阳,阴为偶数为阴。

《说文解字》中,王充在论述“天”的时候称,“天”的第一画为“一”者是阳,第二画是“二”的是阴。 筮的五行,应该属于“阳”或者“热”。

后来的人们在研究古代文化时,往往采取“取象比类”的方法。所谓“取象比类”,就是在研究易学等古文化时将“象”和“数”作为重要的工具。比如“河图洛书”,人们目前只能看到它的“象”——即后天八卦和九宫,至于它具体的“数”是怎么样的,至今无法确定。

“取象比类”在周易中的体现就是“象数理占”。在探讨筮的五行属性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采用这个方法。 “数理”很好找。无论是“大衍之数”还是“河出图,洛出书”都有五这个数。可见,易的数理属性应该是“五”。

那么,“形”“象”怎么寻找呢?我在学习及研究周易的过程中发现,古人所说的“形”“象”,实际上指的就是“卦象”。因为每一个卦都是先由阴阳符号组合而成,而每一阴阳又象征一种事物或者现象。例如天为阳,地为阴;父为阳,母为阴……这样,每一卦就可以看作是一个阴阳符号系统。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达成:

也就是说,要寻找易的象征,只要找到这些阴阳符号就行了。而在所有的事物之中,最方便找到的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与“多”。凡是“一”者多为阳,凡是“多”者多为阴。

例如: 这是太极图,也是阴阳鱼的图形.中间的圆圈可视为天地人三才,也可看成是一男一女结合形成的一个“一”,而这个“一”又是多胞胎,故为“多”,因而也符合“一阴一阳之谓道”。 这是一个简单的实验:用一个圆分别切出七等份和十六等份,切出来的两个新图形分别记住它们的名称——也就是给它们“取名”,然后去看它们的阴阳属性。

切七等分: 切十六等分: 七等分的那个叫“离”,它有两层含义:一是它由阴阳两部分组成,二是它中间部分是阴,而周围部分是阳。十六等分的那一个名字就叫“坤”,它的阴阳属性也很明显:中间全是阴,而四周全是阳。 用这种方法继续切下去,你就可以得到很多个“阴阳”符号。把它们排列在一起就形成了八经卦、复卦等等。

暴宝仁暴宝仁优质答主

占筮,亦作“占筭”,指用卦兆来卜问吉凶。古代占卜方法之一,即把蓍草摆弄蓍数占问吉凶。

《易经》的占筮方法,与殷周甲骨卜辞及其它卜筮辞有很大关系,可以说,是继承和发展了殷周的占筮文化。与甲骨占卜以兆纹为取象基础不同,《易经》筮法是以卦爻画为取象和取义的基础。

从《易传》关于乾为马,坤为牛的解释,及其它许多卦爻的取象,到《说卦传》“乾为首,坤为腹”,“乾健坤顺”,“乾天坤地”等解释,我们可以看到《易经》取象取义的思想线索。

而《说卦传》的取象理论,可看作是《易经》所体现出来的取象思想的总结,它已将《易经》卦爻画的取象原则、方法高度概括化、系统化。《说卦传》所举十六卦的取象,其实是由乾坤六子及坎离取象而推广推衍出来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