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储蓄较多水平?
这个数据得看怎么算了,我每个月都攒钱,但是花销也有统计,比如房贷、车贷、商业贷等等算负债的,一年下来发现支出比收入多几万块;但如果我不计这些贷款,只看日常开支,一个月两千五左右,那么一年是三千万元左右,也就是说我一年只要攒下2000多万就可以达到问题中的标准了(虽然这2000多万元也不够买一个北京的普通房子)。所以这个问题其实很主观。 但是不管是哪个数据,都不可能超过全中国人的平均数。毕竟我国还有6亿人月收入也就1000元上下,甚至有人月收入只有100多元…… 我的同学里有在北京有一套住房、存款有上百万的,但这样的人并不多,至少没有多到影响整个城市平均水平的地步。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要在一座城市购买一套普通房产,并在此定居,那么通常需要这座城市的中位数收入的3到5倍,因为还要考虑其他支出,比如孩子的教育经费、家里的老人生病等的开支。当然,这些收入都是税前收入,税后还要扣除社会保险和公积金。 如果不想背负过重的贷款压力,想在当地买一个小户型做自住房,那么通常需要这座城市的中位数收入的4至8倍,因为这些收入里已经包含了房屋按揭贷款的月供。而中位数收入是一个城市绝大多数家庭真正能够拿得到的收入,再考虑到中国家庭的平均人数(3.1人),可以说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中位数收入这个水平之下。 中国各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即购房需要的年收入与房价之比) 注:以上数据来源见注释。
至于哪些城市属于“新一线城市”,官方说法是这样的: 《第一财经》杂志根据GDP、人口数量、地区消费水平等指标评出的“新一线城市” 注:上述数据的GDP是指每个城市当年GDP总量和人均GDP的乘积,不是指全国的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