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时间和中国时间谁早?
这个问题有意思了,如果单纯从历法上讲,肯定是中国早啊!咱中国人过农历新年(大春节)那可是全球统一农历新年(大春节),腊月最后一天是除夕,初一早上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我们就是大年初一一早开始过年,欢欢喜喜把门贴! 但是现在国际上通用的标准计时方法是公历(儒略历),这种历法是公元1582年的时候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制定的,它以地球公转周期为一回归年作为历法的基准,把一年定为365.2425天,每四年设置一个闰年,闰年的二月增加一天,变成三十天,这样算下来,公历的年份实际上要比农历多出大约十三天。
后来为了计算方便,又规定每隔二年或者三年设置一个闰周,在闰周内加上一天,这样算下来,同一公历年内有的年份是366天,有的是365天,有的年份甚至只有364天。 那这个公历是怎么传到咱们中国来的呢?据说清末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派出的留学生很多都学起了西方的近代工业技术,其中就包括算学(数学),这些留学生的任务之一就是把西方的数学和科技知识带回国内传播和发扬光大。其中一个叫李善兰的中国数学家就把西方的公历带进了中国,并翻译了不少有关的著作,为中国采用阳历做了准备。
新中国成立之初,政府决定采用新历法,即我们现在所知的公历,同时为了照顾广大农民,所以保留了农历作为我国的副历,用于安排农事季节,但是官方的时间计量单位却是公历,并且把它与公历统称为“公历纪元”。 而英国作为现代历史的开山巨斧,它的历法改革当然不会拖泥带水,更不会有农历这么繁琐,他在废除国教会(圣公会)的主导地位后,于1700年制定了现在的英格兰日历,并在以后的几个世纪里不断完善,形成了如今的太阳历,每年有365天,分为52个星期,星期的第一天为星期日,每年末月最后一天为元旦(新历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