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里有多少?

敬晨惠敬晨惠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北京作为历史名城,旧时的里弄至今保存完好的并不多,但北京有很多以“里”命名的街道,比如牛街、草厂街、东四牌楼、西四北大街等,这些里弄是北京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传统民居形式之一。 所谓里的概念,在宋代以前指居民区里的小巷,后来渐渐变为街巷的通称(相当于现在的路);明代则专指城市中的民间住宅区了。清初的京师全图上,标有街巷名称的地方皆注有“某街某某铺路”或“某某坊某某胡同”,这种格式一直延续到清末,可见那时“里”的概念已经相当明确。 晚清时期的《京师同文馆志》中有一张京师全城地图,这张地图将城内主要街道用英文注释,并在图中加注了各个地名对应的英文,这对研究北京的传统居住形态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我注意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这张地图上几乎所有以“里”字打头的街道名都被译成了“li”这个英文字母,例如“东四牌楼”被标注为“Dong4 pailou”,而“西四北大街”则被标注为“Xi4 Bei1 da jie2”。这应该就是英语里的“复数”概念了,只不过这里的“复数”没有体现句法结构的改变,显得比较生硬和纯粹。

民国之后,“里”作为街道名称的地位逐步下滑,变得模糊起来。首先是在老城墙拆除后,出现了很多以“里”命名的居民大院,这些大院往往由几条巷道围合而成,里面住着的都是平民百姓。其次是因为外国人和新文化的涌入,带来了全新的居住理念。随着苏联援建的进行,不少工人住宅区和公共建筑开始采用“里”这个名字,并且这种称呼一直沿用至今。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