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可乐以前是农药吗?
不是,可不要乱甩锅啊。 美国农民也不是傻子。1940s就有除草剂和杀虫剂了(比如DDT),60s开始广泛使用除草剂和杀虫剂,70年代开始有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
如果“美国人以前用可乐浸泡庄稼来杀死害虫”是真的,那么先问一个问题,那些害虫都是食腐动物,喜腐,那它们怎么会在刚酿造出来的、带有大量乳酸菌的可乐里游来游去?就算是农场主不小心往田里倒了一瓶可乐,它也会因为酸碱度突然变化而死亡呀! 一瓶普通的可乐里面含有95%的水(200g的碳酸饮料里有198g水),其它成分如糖、酸等含量很少,可以说非常不刺激。要杀死非靶标生物,浓度需要达到5%以上,也就是这瓶可乐里的东西全倒出来,均匀覆盖在植物表面,才能达到杀虫效果,这未免也太浪费了。 且不说是不是所有喝可乐的人都把可乐直接倒进嘴里的,就算倒进去了,那么多乳酸菌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也不会让可乐迅速成为无氧环境并杀死里面的微生物的;更不要说进入人体内,要经过复杂的代谢过程,才能杀灭部分细菌。
所以,用可乐作为农药来种植农作物,可能性基本为0. 有可能是美国以前大量使用DDT等药物,导致昆虫产生抗药性,才出现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抗药性问题。 关于DDT的介绍百度上一大堆,这里就不贴文献资料了。简单说就是上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人们发现DDT杀虫效果越好,昆虫越不容易对其产生抗性。因此世界各地大规模使用DDT防治农业害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到现在,很多虫类已经对DDT耐药性很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