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儿童发热怎么退热?
需要明确的是,38.5℃以下,不建议使用药物降温(此条仅适用于体温不是特别高的孩子)。因为婴幼儿的发热调节功能不完善,用药过度可能引发高热惊厥甚至生命危险; 而39℃以上的高温,无论是否服用药物,都必须立刻就医给予退热处理! 在明确了可以使用的用药范围和剂量基础上,我们再来说说具体的药。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儿童退烧药主要分为两类: 一是解热镇痛类药物,代表药品是对乙酰氨基酚; 二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代表药品是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都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儿童安全的退热药物。 其中,对乙酰氨基酚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起作用来发挥解热、镇痛作用。
而布洛芬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来发挥作用,其具有消炎、镇痛的效果,因此对于缓解因感染引起的发烧有非常好的疗效。需要注意的是,2个月以下的婴儿禁用该药。 在实际应用中,家长往往会将两种药物搭配起来给患儿服用。
一般来说,如果患儿发烧不超过48小时且没有其他特殊表现,我们不建议积极使用药物治疗,更不推荐同时服用多种药物。
当患儿出现高热惊厥或长时间发热(超过48小时)时,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上述哪一种药物,都不可能会“一吃就退”。
通常来说,药物起效的时间大概需1小时左右,服药后2-4小时可达到血浆药物峰浓度。而药物的清除半衰期大多在20小时内(布洛芬为10小时)。所以,服药后6-8个小时仍应反复监测患儿体温及一般状况。
在反复服用药物的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过量或超量服用,以防产生依赖性,给后续治疗带来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