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子宫能生孩子吗?
故事还得从1999年开始讲起,1999年1月6日,英国皇家生殖科学院名誉院士,卡米拉皇家妇产科学院副院长,妇产科“界”权威休斯教授,用胚胎移植技术,在同一天内,成功地为5对夫妇实施了试管婴儿手术。休斯教授说:“这是100多年以来,人类生殖领域最激动人心的一天。”。然而,“多事之秋”紧接着就来到了,5个新生儿仅仅出生1天,就纷纷相继死亡。事件迅速升级为世界性的丑闻,国际生殖领域对这样的技术应用立即掀起了轩然大波,更有了“黑色星期五”之称。自此以后,胚胎移植技术就再也得不到人们的认可和接受。
世界生殖医学界的权威机构——加拿大斯蒂文森生物医学研究中心的克拉克教授,对这种因技术缺陷而造成的试管婴儿失败,给予很高的评价:“这不仅是这一领域的重大突破,而且是全球人类在再生医学领域所取得的最为重要的成果,它意味着医学领域的细胞克隆技术和组织移植技术的问世。”
从医学角度来说,利用干细胞治疗,确实给许多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使组织器官的修复重建和疾病的治疗成为可能,使许多不可医治的疾病得以痊愈。但干细胞技术同时带来了一些医学伦理和人权问题,各国对于其临床应用都采取非常谨慎的态度。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即俗称的试管婴儿(IVF),是科学发展的成果,它不仅仅是解决了不孕不育夫妻的生育问题,而且在解决疾病方面,也为成千上万患者带来福音。据最新的临床统计数字表明,在我国每年有400万对夫妇面临不孕不育的境况,约占我夫妇总数45%,其中50%不育原因归于男方,另有30%归于女方,15%的原因归于男女双方。1978年世界第一例试管婴儿在英国诞生,1988年我国第一代试管婴儿诞生,至今我国试管婴儿技术已开展30余年,临床诊疗超过30万例。然而,这些试管婴儿是否知道,为她们的诞生,父亲的精子、母亲的卵子以及培养液中的精子或卵子的结合,所经历的那段辛酸历程?
35岁的林女士婚后4年不育,就医检查发现,她患的是输卵管先天性缺损。面对巨大的心理压力,夫妻俩决定通过试管婴儿技术生育一个宝宝。经过为期4个月的精心治疗与准备,一个健康的男宝宝诞生了,林女士成了我国辅助生殖技术实施30年来,仅次于英国试管婴儿海伦·菲尔德,第二位通过试管婴儿技术生育的宝宝。
美国生殖生物学会前会长、斯坦福大学著名的胚胎学家约翰·贝利丝教授2000年在美国《生殖生物杂志》上指出,从长远来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既不会对婚姻和家庭稳固性构成威胁,也不会对社会安定造成危害。但是,现在仍没有国家级的胚胎银行,而由私人经营的现有胚胎银行制度不够完善,不能很好地解决不孕不育夫妻的“刚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