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婴儿痢疾?
在怀孕期间或是哺乳期间,妇女因一时的疏忽,往往可以引起宝宝痢疾。宝宝痢疾在临床上分为两种,一种是感染性痢疾,另一种是肠结核。这两种痢疾在发病初期往往难于鉴别。细菌性痢疾又称菌痢,是痢疾杆菌引起的,以腹泻、腹痛、畏寒、发热等症状为临床表现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一般情况下,菌痢疾常常持续2~5天,临床症状主要有腹泻,偶有脓血便,连续2~3次,排便后有腹胀感,感觉不适,偶见持续腹泻1周以上。病初有呕吐、发热、腹痛等,畏寒、发热、腰痛、腹痛。粘液性或是血性粪便,并含脓血。
宝宝痢疾的症状:
1、急性痢疾:
(1)腹痛:多为持续腹部绞痛,婴幼儿常哭闹不安,手按脐周或腹部疼痛更甚,有时恶心呕吐。
(2)腹泻:每日3-5次,为黄色或黄绿色漂肥皂样粪便,或呈蛋花汤样大便,偶有脓及黏液,大便恶臭,偶尔伴有血性脓血便。
(3)发热与呕吐:每日发热数升至40℃左右,伴有呕吐,有时厌食,也有的病初仅呕吐腹泻,一段时间后才开始发热与腹痛。
(4)其它症状:重者可有水肿、腹胀、中毒性结肠扩张、大量气泡、腹部压迫感或腹痛,左下腹部或耻骨上区多有压痛,但一般不重。
2、慢性痢疾:
起病较缓慢,急性发作过后遗下便秘或腹泻。便溏者,一日一至两次,为水样便,有时脂肪滴;便秘者,一日一次,为硬粪块,偶有粘液,也有的排便次数不定,每隔一定时间排便一次,便下脓血或粘冻。左下腹或耻骨上区有压痛和膀胱刺激,偶可见皮下气肿和气泡。
宝宝痢疾怎么办?
当医生确诊为“细菌性痢疾”时,应到医院治疗,一般治疗包括以下3个方面:
第一、要按照医嘱进行化疗,选择针对痢疾杆菌有效的药物,给药途径有肌注、静脉滴注和灌肠,疗程要足,一般要2周个以上。
第二、要补充水分、维生素B、抗生素、外用止泻药(诸如鞣酸、药用炭)等药物。
第三、要按时让孩子进食,因为腹痛、腹泻时对孩子的威胁,不单是腹泻引起的脱水、水与电解质紊乱,还有饥饿因素造成的能量或缺乏,可能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甚至会影响孩子的智力。
如果经药物与饮食调理仍无效,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甚至引起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