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是几画五行属性?
与的繁体字“與”,笔画数13划;部首符号为口、丶。 「与」字的笔划顺序是:丶(点)、横、撇折、竖、横折钩、横、横、竖钩、提、斜钩、竖、横折、竖、撇、捺。 五行的属性并不是由笔划来决定的!而是由文字的部首来确定的。所以,这个问题不成立。不过既然题主这么问了,我想应该是指「与」字的五行属性吧?那好,我就按这个意思说说: 我知道的一个判断汉字五行属性的方法是这样的——以简体字为准: 首先找出部首,看它是属于哪一类偏旁。(注意:这里所说的偏旁,是与现代汉语的偏旁系统有区别的古代偏旁体系。)
然后根据下面给出的表中对应的部首划出五行。
这个方法我试过,基本准确。虽然它不能用来直接判定字义的五行(因为字义是由整个词语或句子定的),但判断的字多了,感觉还是挺准的。 这个表是我从一本古书翻拍下来的,不知出处。上面显示的文字内容是:“凡写字,须先识字形,如‘言’部、‘示’部、‘衣’部的字,要认得形状,起笔,承笔,转笔,收笔都要认识清楚。……再认得五行的意义,及相生相克的道理,自然字义就明白了。”
上面的表格中,每一行代表一个偏旁,每一列代表一种五行。每个框里的数字表示这个偏旁所属的五行。比如「音」字,第一列『金』,第二列『水』,第三列『火』,第四列『土』,第五列『木』。所以它的五行属「水」。
用这种方法给「与」字排五行的话,结果应该是这样的: 「与」的第一列『土』,第二列『水』,第三列为「金」,第四列为「火」。所以「与」的五行算是「土生金,金生水」,即属「金」。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五行算法只是我的个人测试积累,并不见得适合每一个人和每一种情况。而且,古人所谓的「五行」和我们今天化学物理意义上的「五行」完全是两码事,切不可混为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