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页岩气吗?
页岩(shale),是指沉积在泥盆纪至侏罗纪的海相或湖泊相砂泥岩里以薄页片状为主的沉积岩类。 我国的页岩天然气资源潜力有多大呢? 根据最近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制的《中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报告,我国页岩气的资源总量估计为78.4Tm3,其中含煤盆地页岩气38.5Tm3,海相页岩气26.9Tm3,陆相页岩气12.0Tm3。
全国含煤层气(煤层气就是页岩气的一个亚种,成分基本一样,只是含量略有不同而已)的远景资源量约100亿吨标准立方米。 如果把“远景”换成“可采”的话,那么页岩气的储量将会更为巨大!因为页岩气不同于常规天然气,它的储集空间和运输通道都极为有限,大部分都需要经过非常复杂的生烃、运移和储集过程,因此具有明显的“聚集难、散失易”的特点。
所以,可以认为目前探明的大部分页岩气储量还都处于“待开发阶段”,只不过由于技术瓶颈目前尚未能大规模开采罢了。 那有人问了,既然页岩气这么好,为什么美国用页岩气解决了能源问题,而中国现在却仍在煤炭时代? 中国页岩气的勘探起步不算晚。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在贵州发现了页岩气,后来在湖北、四川等地也有发现,不过后来由于技术等原因,这些地区的页岩气都未能规模化开采。
目前中国的页岩气开发主要集中在川南-黔北地区,那里是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2012年,在该区的长宁-威远构造带上建成了国内第一口页岩气井——威201井,这口井的日产气量为1.3万立方米,标志着中国在页岩气勘探方面进入了新阶段。 目前中国已经在四川长宁-威远、贵州赤水、陕西延安等地区发现了丰富的页岩气资源,据估算,总资源量为63.24亿立方米。
但是到目前为止,除了已经投入开发的川南-黔北地区之外,其他地区的页岩气资源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 我认为阻碍中国页岩气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认识不到位。不少人认为我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虽然很大,但处于偏远地带,开采成本较高,不如进口海外页岩气。实际上,我国页岩气资源大多分布在盆地及周边地区,开发后输送到人口密集的长江中上游地区,交通运输便利,成本优势明显。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页岩气田的开发强度逐渐提高,成本也逐渐降低;
二是政策不完善。目前页岩气仍然作为非常规天然气的一部分,处在价格补贴的阶段,而这样势必会造成产业运营的亏损。如果长期补贴下去,企业必然失去积极性,最终影响市场的发展;
三是基础理论研究薄弱。国外在这方面已经有很长的历史,而我们才刚起步。对页岩气这样的“低渗–特低渗”油气藏,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储层物性的测量方法,提高预测精度,以及完善数值模拟技术,才能有效指导我们今后的勘探和开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