粱山伯什么生肖?
我最早知道《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故事,是在小时候看徐克导演,张国荣、张曼玉主演的香港电影《倩女幽魂》里。里面有一个情节是,聂小倩向宁采臣表白的时候,引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来暗示自己的爱意。
当时觉得这个桥段非常浪漫,直到后来学了古文,看到了梁祝的原文,才知道原来这是一个悲剧,而不是像《倩女幽魂》里演的那样,是一个男女主角双双穿越时空,追寻真爱,打破禁忌,获得幸福的童话。 原文如下(选段)——
晋·干宝《搜神记》载(原文略) 王平子才华盖代,名倾当世。少时常梦上泰山,两手捧日。醒后而叹曰: “我梦中手何意?直登泰山绝顶耳!若非此梦,何以得知?”乃卧病于邺,志气郁没,遂成痼疾。
王平子年二十三卒。友人王承,字季高,东郡濮阳人,善谈《庄子》。尝着巾帻,步行于市,令王平子作赋。王平子未至,而承作讫。及平子来,见承所作,大奇之,遂即席书录。语承: “此赋之工,奇矣!可以补《庄》之《列》矣。然非博见广闻者不能为之。
吾观群象之中,未有此赋。以余所知,其惟李陵《与苏武》一首,如陵之所言;相马论禽,汉文已载,枚乘《七发》,亦云善马。然则此赋之工,可与二文齐列矣。” 隆和二年三月三日,赵郡李充集燕昭馆,设宴会,集诸才学之士,以所著文章互相褒颂。
王平子之文先成,粲然独发异端,众宾莫不奇之。时有沙门释道品,聪辨有词藻,与王平子对坐,评文章,品藻佳妙。平子所著数万言,释道品评之,无一字不精妙。于是王平子声名籍甚。 后数日,王平子病笃。临命,谓其母曰: “吾平生所尚,惟《周礼》、《庄》、《列》尔。吾今死后,虽复为鬼,终不忘也。”遂呕血而死。
魏·张协《咏史》:“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路殊未极,孤直弥自遥。岂忘幽林下,歇车容一梢。岂惜根株远,承托云雾绕。天质自有期,千载忽相遭。斯须变化去,暮夜怀空朝。”
南朝·陈·袁朗《乐游苑逢孟浩然》诗:“暗烛重帏话旧欢,江乡秋日正漫漫。梁鸿客舍休聊赖,蔡琰离居幸得还。愁鬓秋来又白发,晚妆晴后更红兰。良辰好事君须记,为把新诗细指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