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北高校是不是冠军?
这个题目有点怪。大家知道,北京有北大和北师大两所高校,如果加上首都师范和大财、首体、首辅等,怎么也算十大名校,可如今,在《第一财经周刊》2013年最新推出的中国最具商业魅力城市100强排行榜上,作为首都北京的唯一代表却不是这两所学校,而是首都经贸大学。
我们也许可以猜测,原因大概与首都经贸大学的商学院前身是北京煤炭经济管理学院有关,而煤炭,在近20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总是有些落后。可即便如此,首都经贸大学的名次也挺遗憾,排名第64位,甚至连榜单中很多二流高校的排名都高它也多。
我们再看榜单中北大的排名。在100强榜单中,北大排名第25位,在综合排名中位居第30位,在商业部分则排名第26位。同样是在北京,同样是双一流名校,北大排名居然比首都经贸大学还要低,这确实令人费解。
又看北师大。在100强榜单中,北师大排名第41位,在综合排名中位居第46位,在商业部分则排名第34位。同样是在北京,同样是双一流名校,北师大排名居然也比首都经贸大学要低,这同样令人费解。
这两所高校所拥有的优势,就是所谓的品牌和专业实力。论品牌,两所高校无疑都是国内顶尖学府,都是为国家培养了无数人才。可时移世易,现在是分数决定一切。
北大学费惊人,且不便宜的外语专业、生物专业等更是费用翻倍,这样的收费不仅超过很多欧美大学的收费,在我国也是绝无仅有的。其实,就算是北大最好的专业——文科、理科或理科试验班——的毕业生,他们的毕业就业收入与首经贸、北师大的毕业生在10年或20年之后也没有任何的优势,而2012年北大的毕业就业收入中位数也只有5650元(应届生论坛数据)。这个数据还抵不上首经贸大学会计专业应届毕业学生的两个月工资。
再看专业实力。北大的文科、理科和理科试验班当然都很好,可这些专业的学生未来出路最好的也是去当个教师。即便是不幸去企业工作,北大的文科、理科和理科试验班的学生也没有任何的技术优势或专业优势,他们在企业中的月薪也不可能超过首都经贸大学同等专业的学生。不仅如此,首都经贸大学在拥有近百年的历史中,为中国革命与建设培养了无数的斗士与精英,从政、经商、从教者皆不乏其人。
至于北大和北师大,他们也很难在就业方面对首都经贸大学和首师大学子构成什么真正的威胁,因为他们毕业生中绝大多数都将继续做学问,没有多少能够进入主流行业的企业。据统计,2012年北师大学子毕业后进国企和机关的只有2%,去三资企业或外资企业的也只有2.9%。留在教育行业的人还要多些,有31%的人都去了学校。留在北京的只有21%,去其他地方就业的超过了10%。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北师大的女生就业情况更差,去学校的更多,留在北京的更少。
所以,在100强榜单中,总是北高校吃亏。尤其在北京,北京除了北外和北影等两所特色高校外,其他高校总是无法跻身十大知名高校之列,即便是老牌名校首都师范也与十大名校称号绝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