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排能炖土豆吗?

贺咨林贺咨林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我住的小区里,有两家邻居是我很喜欢的——李奶奶和冯奶奶。一个爱种花草、一个爱烹调,都很热心,也很开朗。前些天,冯奶奶做了好几样拿手菜,请我们小区的几个人去她家品尝。我最喜欢吃她做的鱼香鸡片、大排炖土豆和炒藕片。尤其是大排炖土豆,炖得很好,很烂,土豆也香喷喷的。可我就奇怪了,怎么大排炖土豆里没见葱呢?要知道,我妈妈做饭时,那可是放一堆葱的。回家后,妈妈问我大排炖土豆好不好吃,我就把冯奶奶没放葱的事告诉妈妈。第二天,妈妈去看望冯奶奶,还特意对奶奶说,她做的菜都很好吃,就是有个菜里没放葱,希望奶奶以后做饭时,注意放葱。妈妈这么做,是希望我跟冯奶奶学习,日后做好菜时千万别忘放葱。

可是,第二天,冯奶奶做的鱼香鸡片和大排炖土豆还是没有放葱。妈妈很生气,对爸爸抱怨说,我们一家人对人家好,可人家却不领情,一点都不知道回报,以后决不再对这种人好。爸爸劝妈妈,人家或许是有意而为之呢,或者人家根本不知道没有放葱,不要因为这种事,而影响我们一家和冯奶奶一家的和睦关系。

妈妈也觉得爸爸说得对,这才消除了心中的不满,与冯奶奶和好了。

可这事一直在我的心里存怀许久,至今都不能释然。爸爸说得对吗?难道我妈妈这么做是错误的吗?

析:《大排能炖土豆吗?》

的确,文中父母的行为让作为孩子的我们十分不解:妈妈指出奶奶炖土豆没放葱后,爸爸也说妈妈不该因为这件事影响和睦关系,于是妈妈只得忍气吞声,与冯奶奶和好。

不过在我看来,妈妈的处事方式虽然令小孩子不解,但的确是非常正确的。

父母是孩子的良好榜样

众所周知,中国的家庭的教育方式多以训斥为主,很少有父母以商量的口吻跟孩子说话,更别说是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体谅孩子。而英国的家庭教育方式却截然相反,他们父母与孩子间多以商量为主,尽量让孩子说出他的想法,然后父母提出建议,最终达成共同认可的结果。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自然凡事都爱动脑筋,懂得体谅别人,善良正直。从英国著名学府——威斯敏斯特公学走出的政治、经济、文学界的人才,素质均高于其他国家同年龄的孩子,这也正是英国威斯敏斯特公学之所以举世闻名的重要原因。英国威斯敏斯特公学的老师们懂得:教育孩子要严而有度,宽而得法。

而我们的家长会教育孩子:凡事不能商量,甚至商量都是软弱的表现。这样的教育方式,造成我国的孩子不懂得体谅父母、亲人,更不会体谅他人。其表现有:自私、狭隘、任性、贪玩;为达到目的,弄虚作假,不顾后果,有暴力倾向;自尊心超强,但耐不住挫折,经不住打击;人际交往能力弱等等。

父母是孩子的老师

母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为女性心地善良,心细手巧,对孩子极具爱心,容易感动,也容易溺爱孩子。多数中国母亲的优点表现在生活上,关心孩子,呵护孩子,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体贴入微。多数中国母亲的缺点体现在教育上,很少教育孩子,甚至当孩子犯错误时,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国外多数母亲在教育方面远比我国多数母亲努力。当英国的妈妈发现孩子缺乏自信心的时候,她主动跟孩子说:“如果你能认真地把这件工作做完,妈妈就会对你充满信心。”而当我国的孩子犯错误的时候,父母却往往说:“看你下次还骗人不?”

“你长大啦,知道瞒着啦。”很明显这是蔑视和孩子对立。国外多数妈妈非常关心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我国多数妈妈则恰恰相反。有实验证明:如果孩子的独立性、动手能力、热爱劳动、为人的自觉性、自主能力得不到发展,将来这个孩子的人生必定暗淡无光。

妈妈是孩子的知心朋友

我国的孩子和外国的孩子不同之处在于:我国的孩子与妈妈谈心时要回避父亲,与父亲谈心时要回避妈妈。因为妈妈的忠告,在我国多数情况下往往是一味的斥责。而在英国,妈妈对儿子的成功道路有明确的引导,她尊重儿子的独立见解和意志,当儿子面临困难和挫折而情绪低落时,母亲会热情而体谅地说:“我没有想到,你竟然忘记了你了那件最愉快的事了。”而我国的母亲在儿子遇到困难与挫折而情绪不佳时,往往会说:“你还能干什么?”这就是所谓不同的教育方式,造成不同国家的孩子的不同的人生结果。

让我们记住法国作家拉·封丹的一则寓言:狐狸吃葡萄-----酸。狐狸吃香蕉-----甜。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