瞳属五行属什么?
“瞳”字是“目”部,所以它的五行属性应该和“目”有关。 我们的眼睛是有色的,一般说来有黑白、黄、蓝等色,其中黑、白为阴阳平衡之色(因为黑色包含所有颜色,而白色又代表所有颜色褪去);黄为土色;蓝色为水生木的颜色。 所以上面五个颜色的五行属性和它们的阴阳属性一样,也是分为阴阳两类的。 “瞳”属于眼睛的一部分,所以也应该属于“阴性”的范畴。
“五行的属性是可以相生的,但是相生也是有顺序的,这个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那么,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也就是说如果根据五行相生的原则,要先有木才能生火,有了火才能生土……这样推下去。 但是,五行还有相克的规律——“克即克制,是指五行之中某一行对另一行具有压制、约束的作用。” 《周易》中讲“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承。”就是说天在上,地在下,中间是人,天在上对地有压迫作用,称为“上下卦中的动爻,表示人在中间受到上下的压力”,也就是相克的原理。
我猜古人创制“干支”时,也用了这个相克的原则——十干和十二支的组合,正好符合这个相克的规律。 也就是说,如果按五行的相克来推理,首先金能生贼,然后水来浸泡,火烧木,木又生火了……就这样不断推演,最后得出结论: 金—木—火—土—金……
但事实不是这样的。
古书上说,“天干五行,金居首位”“地支五行,土居首位”……可见十干和十二支的第一个就是它们在五行中的位置。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金克木,所以先有金才生得出木;水克火,所以有水才有火;木生火,说明木被火焰烤了才会生出火……这就是“位”的重要性——只有火的位置被木占了,它才能生火;反之,如果没有木,火就生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