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耗怎么好吃?

鄢明壕鄢明壕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抱烧,是广东人常用的做法之一,这个“抱”字很有讲究,不是指某一种特定的食材,而是将两种(或多种)原料包裹在锡纸或陶罐中,用微火慢慢煨熟,让各种味道充分融合,达到“和而不同”的效果。 这种烹调方法起源于中原地区,汉朝的《礼记·礼器》中有记载“笾人执豆,入实于豆,以俟宗置馔。”这里的“豆”即指的是古代一种竹木制的容器,用来盛放菜肴。这句话的意思是将各种菜放在器皿里准备好,等待祭祀时使用。宋朝朱熹注《论语》中也提到“古人烹煮尚文雅,不用鼎鬲(lì),只用碗碟,故云‘蒸饭’、 ‘做菜’”,说明当时就有将食物蒸熟的做法了。

当然,这种烹调方式流传到南方以后,因为当地气候湿热,人们会借助天然的地理优势,改用瓦釜来蒸煮饭菜,从而发明出煲仔饭。至于为什么要用瓦釜而不使用铁锅或者电锅呢?我想除了考虑到散热问题之外,还跟土瓦的透气性有关。毕竟,要是有蒸汽遇到密封的锅盖再返回到锅中,那岂不大煞风景!

说了这么多历史知识,似乎离题目还有些距离。其实我想表达的是,从历史渊源上来看,抱烧这种烹调方式跟广东人的生活方式有一定关系。你比如以前乡下的传统民居没有厨房,所有做饭的厨具都摆在厅堂里,炉子也是直接用木材、煤炭生火的,这样很容易影响房间的通风与采光。于是人们就想出了用陶罐、锡纸等工具把食物包起来,然后隔水炖煮的方式,既解决了房间不通风的问题,又能让食物成熟入味。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说抱烧是广东人的专利一点儿都不过分。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人们可以在室内建厨房,使用各种现代化的炊具,但不少人仍然保留食用抱烧菜肴的习惯,因为对很多人来说,这种做法不仅有趣味,而且能更好地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